人之所以煩惱無窮,只因心被外界牽繞太多。為金錢為名利為聲色,不停歡喜又不斷悲哀。對于身處于塵世中的我們,在不斷的誘惑與追逐中,難免都會陷入有形無形的焦慮與痛苦當中。也因此寄望于一種智慧,一種使人出離煩惱的智慧。
經年打磨,自以為波瀾無多。也不會懼怕問題或困難,在我看來,這個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只怕你看不到問題所在。一旦看到,或抽絲剝繭或手起刀落,別有一番快意滋味。
即使如此,有時候卻還是會為來自別人的一句哪怕無心之言而煩惱。
自從去年森山健康小鎮投入建設以來,每日里前來參觀的領導朋友絡繹不絕。只要我在公司,基本上都會親自作陪,前往小鎮,講規劃,看現場,一遍一遍樂此不疲,有時候一天都要接待三五撥客人,腳走腫了,臉曬黑了,說不累是假的,但是心里高興。在我看來,這座小鎮就是我的另一個孩子,向別人展示自己孩子的優秀,豈不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所最為樂意的事情么?
畢竟千人千品,萬人萬相。大凡前來的參觀者,除上感受到視覺上的震憾之外,有些還會熱情地提出個人的建議。這些建議無論于對錯,每每在感動之余也都讓我認識到學習無止境,從而也會更加地用心于工作。
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妄言之人。他們在沒有任何依據之下,指手劃腳甚至肆意發表負面評論。我沒有辦法去堵別人的嘴,只有自己生悶氣。對于這座小鎮,曾經為此晝夜不寐輾轉求思,自認是投入100%的心血,完美主義的性格又讓我力求處處做到最好,卻仍然會受人非議。
即便一再提醒自己,別人的話不過耳邊風,但心情難免會受到影響,以至于有時候甚至會讓自己對所做的事產生懷疑。哪怕明明知道這份糾結其實非常的不值得。
不是說自己就容不得別人評議,只是太過在意這座小鎮,所以我才會太過需要關于小鎮的正面激勵。
后來,我在六祖的《壇經》中讀到,對于煩惱與菩提的區別,祖曰:“前念著境即煩惱,后念離境即菩提”。煩惱與菩提僅在執境與離境的一念之差,執相就是煩惱,不執相則是菩提。
所謂相,即為眼耳鼻舍身意所感,也包括語言、文字以及起心動念。執于這些,人就會有煩惱心;不執,便得清凈智慧。
只是作為凡夫俗身,要做到不執于相,是何其艱難!
它不是單純的回避。回了煩惱,回避了人事物,難道就沒有煩惱了嗎?之所以有煩惱是因為不會面對自己的妄心和散亂心,不能很好地處理身邊的人和事。曾經有些時候我會沾沾自喜于自己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,以為那就是智慧,起碼也是接近于智慧,但事實上,真正的智慧其實就存于這些瑣瑣碎碎的意念之中。當我被它們攪得心煩意亂的時候,還能說自己有智慧嗎?不回避人,不回避事,直接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,這當是破除執的第一要義。
想起來米勒日巴尊者跟隨瑪爾巴尊者上師學法時,上師命他一個人在一座險要的山上造一所房子。可是每每建到一半時,上師就會讓他把房子拆除,把石頭、木材等材料搬回原地,每一件材料都要尊者從幾里路的山下背到山頂,一次次地重復著。尊者苦不堪言,但求法心切的尊者依然謹遵師命堅持苦行。而尊者每次去請法時,都會被上師責打,甚至趕出大門。他常常感到絕望,無數次地想要自殺。但這些看似折磨的修行,其實都是上師幫他消除惡業的善巧方便。就這樣,通過長期的苦行,尊者的業障一點點得以清凈,終于證得正法。
不執于相需要有寬廣的心胸與超人的智慧,如果被人誤會,受點委屈就心生嗔念,慈悲心何在?愛心何在?受氣的心量何在?
這樣一想,真真要感謝那些予我以煩惱的人,他們才是我的菩薩,來點化我。正是因為他們,我看到了自己心的不定。既已看到,就要對癥而修行。
對于小鎮,我清楚我們的發心清凈,外人的詰難疑慢,有意也好無意也罷,起碼他們在某一刻的關注點在小鎮上,我會真誠地向他們討教并講述自己的理解,即使被拒絕也沒有關系,發上一條信息:謝謝他們來看小鎮。
對待其他工作或生活中的人也是如此。有些人向來交流艱難,以至于我懼怕與之交流而刻意回避,但這如同煩念一樣,即便當下沒有,但是保不定會在某一刻如陰云般涌來,令心情黯然。于是我會盡量多地創造與之面對的機會,少說,多聽。幾次下來后我意外地發現,原來這個人并沒有自己想像中那般不可理喻。只不過過去我們都是同時在說,聽到的始終是來自自己的聲音,從不會設身處地地考慮對方的處境,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理解與認同,而是一味堅持自己的主觀臆斷:這個人沒有值得交談的價值。在還沒有交談之前,這個定性已下。也就是說,我始終是將自己囚禁在一個嚴密的框架之中,還抱怨為什么沒有光,其實手邊就有門。
我反復閱讀《六祖壇經》,越發覺得六祖的偉大。這樣一個窮苦農人出身,且不識文字,卻能悟得“一切萬法不離自性:何期自性本自清凈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!”
其間蘊含的佛法妙理非個人所不及,且非文字所能解釋。再講個故事與各位品味:
在唐朝,有一位讀書人,因為飽讀詩書,人稱李萬卷。有一次他去拜見歸宗禪師。李萬卷問禪師:何教稱:須彌納芥子,芥子納須彌。現在我請教您一個問題:那么小的芥子,怎么能夠容納下那么大的須彌山呢?
禪師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問他:您讀過多少書呢?
李萬卷驕傲地答:我讀了很多的書,人們叫我李萬卷。
禪師問:一卷書中有多少事?李萬卷:無量事。
禪師問:一卷書中有無量事,萬卷書中有多少事?
李萬卷:太多太多數不清的事。
禪師問:那么萬卷書中的無量事,即今在何處?
李萬卷頓如醍醐灌頂,拜禪師為師。
一卷書中有萬種事,萬卷書中有無量事。萬卷書中的無量事,全在人的心中。這正是佛教里所說的“芥子納須彌”的宗教隱喻。
何其自性,本自具足。眾生平等,佛性
人人都有。只是你我的自性被凡塵所蒙蓋,只能通過修行和放下,不住于相,識得本心,才能去除對婆娑世間的依賴,即見光明。因此祖對惠能說:“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若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”
愿與各位同修共勉。